鄭州中天建筑節(jié)能有限公司
建筑消能器的型號選擇模型參考
工程設計,抗震設防烈度8度,設計基本地震加速度峰值為0.20g,設計地震分組第二組,II類場地, 場地特征周期0.40s。采用框架結構形式,地下1層,地上4層,建筑結構高度18.9m,屬于重點設防類,乙類建筑。
2.1
設計主要依據和資料
本工程減震設計所依據的主要規(guī)范、圖集如下:
(1)《建筑抗震設防分類標準》(GB50223-2008);
(2)《建筑結構荷載規(guī)范》(GB50009-2012);
(3)《建筑結構可靠性設計統(tǒng)一標準》(GB50068-2018);
(4)《建筑抗震設計規(guī)范》(GB 50011-2010)(2016版);
(5)《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GB50010-2010)(2015版);
(6)《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07-2011);
(7)《中國地震動參數區(qū)劃圖》(GB18306-2015);
(8)《工程結構通用規(guī)范》(GB55001-2021);
(9)《建筑與市政工程抗震通用規(guī)范》(GB55002-2021);
(10)《鋼結構通用規(guī)范》(GB55006-2021);
(11)《建筑消能減震技術規(guī)程》(JGJ297-2013);
(12)《建筑消能阻尼器》(JGT209-2012);
(13)《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
2.2
結構分析與設計軟件的選用
本工程采用PKPM結構2021版V1進行減震結構的建模與分析設計。該結構除中庭開大洞外整體規(guī)則,且高度小于60m,依據《建筑消能減震技術規(guī)程》3.3節(jié)和4.1節(jié),可僅采用復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結合迭代計算的方法進行減震結構的設計工作,無需與時程分析進行包絡設計。在PKPM軟件中定義、布置消能器,設置性能目標、定義相關構件類別,計算有消能器和無消能器模型,可在一個模型里,一鍵實現包含消能子結構的多模型的性能包絡設計。一級建造師考試培訓www.itk3.com
三
減震設計
3.1
減震設計目標
本工程通過在房屋結構中設置速度相關型消能器,通過速度相關型消能器的相對速度提供附加阻尼,以消耗輸入結構的地震能量,達到預期的防震減震要求。速度相關型消能器可以不顯著改變結構的自振周期,而顯著增加結構的阻尼,從而顯著降低結構在地震作用下的外力和位移反應。
3.2
性能目標的選取
3.2.1
根據《建筑消能減震技術規(guī)程》中6.5.1要求:消能減震結構應結合建筑實際需求選擇性能水準和性能目標;
3.2.2
《建設工程抗震管理條例》明確高烈度設防區(qū)、地震重點監(jiān)視防御區(qū)的新建醫(yī)院、學校、幼兒園等八類建筑采用減隔震技術,并且保證在設防地震時滿足正常使用要求;
3.2.3
結合甲方、審圖單位的意見,本項目位于8度區(qū),使用功能為門診樓,因此,暫定主體結構抗震性能目標為性能2。
3.3
減震設計參數
3.3.1 構件性能設計
構件類型
|
構件
|
承載力驗算內容
|
中震
|
大震
|
關鍵構件
|
消能子結構
|
抗剪、抗彎彈性
|
極限承載力
|
普通豎向構件
|
普通框架柱
|
抗剪彈性、抗彎不屈服
|
承載力驗算內容
|
普通水平構件
|
普通框架梁
|
抗剪、抗彎不屈服
|
承載力驗算內容
|
變形驗算(位移角)
|
1/300
|
1/50
|
表3.3.1 構件設計屬性及驗算內容
3.3.2 構件性能設計軟件參數設置
如圖3.3.2進行總信息參數設置,另外可以通過設置附加阻尼比折減系數考慮施工安裝偏差等不可控因素的不利影響。
|